先作曲還是先作詞其實是假議題?其實詞曲不但要搭配,更要互動!|淺談作詞01

by 阿凱老師

用一個小小的空間濃縮了很多東西,再加上悅耳之音,突顯其涵義。

E. B. White在散文集《這就是紐約》中談「詩」。

  任何專業的作詞人或是創作歌手,在受訪的時候,難免會碰到這個問題——「你通常都是先作詞還是有了曲子再填詞?」

  這其實是個挺煞風景的問題,因為它隱隱透露了兩個「作者」誰比較強勢,誰必須配合誰的區別。

  我們可以想見受訪人接下來開始侃侃而談——「大部分的時候,都是先有別人作好的曲,然後才接到填詞的委託。有一次有人跟我邀稿,然後曲還沒作好,那次我寫得很過癮,因為很自由都沒有限制……」

  但是,事情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?


  這個說法原則上是正確的,因為詞曲分工、先作曲再填詞確實是業界最常採用的模式,但卻讓我微微皺了眉頭。因為這忽略掉了填詞人有利用個人能力來呼應、強化、或是跟曲調衝突(註一)的自由,和作詞人在譜曲完成之後調整字詞音律的責任。

 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「作詞」和「填詞」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能力。

  就像文頭的引言說的「悅耳之音」一樣,其實文字本身就帶有韻律和節奏感,在填詞的時候必須配合曲調,在作詞的時候更要從完成「一首歌」的角度來創作文字的韻律,甚至,可以用文字強烈的節奏感去暗示曲調可能的走向。

  除了互相搭配之外,詞、曲之間良好的互動該是這樣——作曲人用意境跟填詞人互動,作詞人用節奏感和譜曲人互動。


  詞曲的互動,也可能發生在創作進度的不同階段。

  如果是作詞作曲的天才,非常習慣於使用歌唱來表達,創作時詞曲同時產生的話,那麼詞曲是先在腦中互動完畢,具體的作品才產生。

  如果是像我這樣的業餘詞曲創作者,或是緊密合作的創作雙人組,在創作一首歌的過程中,詞或曲都可能會有進度比較超前的時候,兩者相互配合、互相激盪,甚至可能來回交替好幾次。

  還有另一種緊密合作的模式是,作曲者創作的時候先設定了一個情境或是想說的主題,完成曲子之後將這個方向交給作詞人,讓他在聽曲子的時候持續揣摩,此時詞曲藉由呼應同一個主題來互動。

  最後,最不理想的方式才是詞曲完全分工,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之後,就把互動的責任丟給下一個人來配合。

  這個時候,才有辦法真的就字面回答,到底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。只是,從創作的角度,不覺得不管怎麼回答都有點可惜嗎?


張宇唱:「我可以永遠笑著扮演你的配角,在你的背後獨自煎熬,」

《趁早》十一郎作詞(註二)

劉若英唱:「因為你不是打發寂寞的節目,你是我的禮物,我也捨不得做你包袱。」

《我敢在你懷裡孤獨》林夕作詞

林俊傑唱:「那麼多如果,可能如果我——可惜沒如果,只剩下結果。」

《可惜沒如果》林夕作詞

阿信唱: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,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,」

《你不是真正的快樂》阿信作詞

  這些詞曲搭配得如此緊密,絕對不只有先作詞還是先作曲那麼單純的問題。

  如果你也想成為歌詞的創作者,一定得先丟下先作詞還是先作曲的迷思,作詞和填詞,兩種能力都必須要累積。更重要的是,和可以信任的夥伴持續密切互動,互相激勵,如果是自己作詞作曲,也要不斷自我對話。

  至於作詞和填詞的能力怎麼累積,就放心交給我吧!

附註

1. 「和曲調衝突」指的不是寫出不合音律的作品,而是可以藉由語義和曲調的差異來增加緊張感。例如口是心非的副歌「悲歡起落人靜默,等一等這些傷會自由」,唱到「靜默」的時候曲調上揚,「自由」的時候曲調反而下降,這種差異讓糾結感營造得十分成功。

2. 十一郎為張宇之妻,本名蕭慧文,擅長從男性視角描寫,搭配張宇粗厚的嗓音,和張宇是很成功的創作雙人組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